热线电话
新闻中心

探讨新型朗盛浇筑型聚氨酯的研发方向和性能突破

新型朗盛浇筑型聚氨酯的研发方向与性能突破


引言:从鞋底到桥梁,聚氨酯的“变形记”

在材料科学的江湖里,聚氨酯(Polyurethane,简称PU)就像一个低调却无所不能的老江湖。它既能在运动鞋底中弹跳如簧,也能在冰箱保温层中默默守护低温,甚至还能在桥梁伸缩缝中承受千钧之力。而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德国朗盛(Lanxess)公司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淀,在浇筑型聚氨酯领域不断推陈出新,成为行业的领头羊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新型朗盛浇筑型聚氨酯到底“新”在哪?它的研发方向又指向何方?性能上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突破?


一、什么是浇筑型聚氨酯?

1.1 定义与基本特性

浇筑型聚氨酯是一种通过液态组分混合后原位反应成型的高分子材料,通常由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组成。它具有:

  • 高耐磨性
  • 优异的弹性与回弹性
  • 良好的耐油、耐溶剂性能
  • 可调性强(硬度、密度等可定制)

这种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滚筒、缓冲垫、轨道减震器、矿山筛板等领域。

1.2 浇筑工艺简述

步骤 内容
1️⃣ 混合 将A组分(多异氰酸酯)与B组分(多元醇+扩链剂)按比例混合
2️⃣ 注模 倒入模具中,静置或加热固化
3️⃣ 后处理 脱模、修边、热处理以提升性能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对配方控制、温度管理、时间把控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气泡、开裂等问题 😬。


二、朗盛的新动向:技术路线大揭秘!

2.1 绿色环保:从源头减少碳足迹 🌿

随着全球对环保的要求日益严格,朗盛在新型浇筑型聚氨酯的研发中,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 使用生物基原料:例如植物油衍生多元醇,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
  • 低VOC排放:采用无溶剂体系,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
  • 可回收设计:开发可降解或易拆解的聚氨酯结构。

2.2 性能升级:更强、更韧、更耐用 💪

朗盛在材料性能上的追求从未止步。新一代浇筑型聚氨酯在以下方面实现了突破:

性能指标 传统聚氨酯 新型朗盛聚氨酯 提升幅度
抗拉强度 40 MPa 65 MPa ↑62.5%
断裂伸长率 400% 600% ↑50%
耐磨性(Taber磨耗) 80 mg/1000次 35 mg/1000次 ↓56%
使用寿命 5年 8年以上 ↑60%+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实验数据和工程师日夜奋战的结果 🧪👩‍🔬。

2.3 功能化拓展:不止于“硬核”,还要“智能” 🤖

朗盛还在尝试将一些功能性添加剂引入聚氨酯体系中,比如:

  • 导电型聚氨酯:用于防静电场合(如电子厂地板)
  • 阻燃型聚氨酯:满足消防法规要求
  • 自修复型聚氨酯:受损后可在一定条件下自我修复

这些功能的加入,让聚氨酯不再是单纯的“体力派”,而是开始迈向“智慧型材料”的行列 🌟。


三、应用场景:从地面到天际,聚氨酯无所不在

3.1 工业设备中的“隐形英雄”

在矿业、冶金、造纸等行业中,聚氨酯常被用于制造:

  • 滚筒包胶
  • 筛网
  • 减震垫

朗盛新型聚氨酯因其高耐磨性和抗撕裂性,显著延长了设备维护周期,降低了运营成本。

3.2 轨道交通中的“减震大师” 🚄

在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中,聚氨酯被广泛用于:

3.2 轨道交通中的“减震大师” 🚄

在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中,聚氨酯被广泛用于:

  • 道床减震块
  • 架桥机支撑垫
  • 列车悬挂系统

新型材料不仅提升了乘坐舒适性,还有效减少了轨道震动对周边建筑的影响。

3.3 运动器材中的“弹跳高手” ⚽🏀

虽然我们更熟悉的是EVA泡沫在运动鞋中的应用,但高端跑鞋中也开始出现浇筑型聚氨酯的身影。朗盛的产品以其优异的回弹性和稳定性,正在逐步进入这一市场。


四、挑战与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 🌈

尽管朗盛在聚氨酯领域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仍面临不少挑战:

4.1 成本问题:好东西不便宜 😢

新型聚氨酯的高性能往往伴随着高昂的成本。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是摆在研发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

4.2 加工难度:不是谁都能玩得转 🧩

浇筑工艺对操作精度要求极高,特别是在大批量生产时,如何保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仍需进一步优化。

4.3 市场接受度:新技术需要时间沉淀 🕰️

新材料的推广往往需要行业标准的支持和客户认知的转变。朗盛正积极与下游企业合作,推动标准制定和技术培训。


五、结语:聚氨酯的未来,不只是“软”和“硬”

如果说过去我们对聚氨酯的印象还停留在“软绵绵”、“弹性好”,那么今天的朗盛已经让它变成了一个“刚柔并济、内外兼修”的全能选手。

从绿色制造到智能功能,从工业重器到生活细节,聚氨酯的应用边界正在不断拓展。正如一位材料科学家所说:“未来的材料世界,将是多功能、可持续、智能化的天下。”而朗盛,显然已经站在了这场变革的前沿。


参考文献(部分精选)

📘 国外文献:

  1. Frisch, K. C., & Reegan, S. (2004). Polyurethanes: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Hanser Publishers.
  2. Gnanasekaran, D., et al. (2017). "Recent advances in polyurethane elastomers: A review."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134(46), 45596.
  3. Wicks, Z. W., Jones, F. N., & Pappas, S. P. (2007). Organic Coating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ey.

📙 国内文献:

  1. 王志勇, 李红梅. (2020). “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进展.”《化工新型材料》, 第48卷第6期, pp. 1–5.
  2. 刘建国, 等. (2021). “环保型聚氨酯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材料导报》, 第35卷第10期, pp. 10030–10035.
  3. 张伟, 赵明. (2019). “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在矿山机械中的应用研究.”《矿山机械》, 第47卷第3期, pp. 88–92.

🎨 文章作者:
一位热爱材料科学、喜欢用通俗语言讲复杂故事的科研搬砖人。
📍 本文首发于【材说万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


🔚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收藏、转发!
💬 也欢迎留言交流你对聚氨酯的看法,或者你希望了解的其他材料主题~

业务联系:吴经理 183-0190-3156 微信同号

上一篇
下一篇